“关中唐陵之冠”的守望与新生-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4 06/ 14 10:10:54
来源:群众新闻

“关中唐陵之冠”的守望与新生

字体:

  6月11日,游客在乾陵参观。

  一座帝陵,埋藏着风云激荡的历史。

  乾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被誉为“关中唐陵之冠”。

  千百年来,乾陵的光辉从未褪去。1961年,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2月,乾陵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6月6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上,作为我省新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乾陵博物馆获得授牌。

  一时间,“乾陵”成为刷屏各大景区“朋友圈”的热词,登上网友的“打卡”清单。这座承载着盛唐文化的千古帝陵,正在保护中焕发新的生机。

  传承文化之核

  6月11日,天气晴朗,陵园四周绿树成荫。乾陵南门外的神道两侧,华表、石狮、翼马、鸵鸟……百余件大型石雕静静矗立。

  “重约百吨的无字碑,八龙缠绕碑首,造型尽显唐风古韵……”石雕前,不少自媒体博主正在直播讲解乾陵文化。

  “乾陵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展览馆’,艺术研究价值极高。”乾陵博物馆资料研究室主任侯晓斌说,“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直播,宣传乾陵历史文化。”

  为集中展示唐代帝陵的文化魅力,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已建成乾陵陵园,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墓园以及乾陵博物馆5个文化区域,总规划面积867.38公顷。

  “近年来,我们以实现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全国示范性保护利用典范为目标,持续开展完善遗址公园资源条件、强化考古研究与保护、推进遗址展示与阐释、创新管理与运营等工作。”乾陵博物馆馆长陈玲芝介绍。

  成立于1978年的乾陵博物馆,承担着乾陵文物陈列展示、文化研究等多个职能。

  “为提高博物馆研究水平,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2005年,乾陵博物馆创办了《乾陵文化研究》。”侯晓斌介绍,刊物出版至今,已连续出版15辑,收录学术文章700余篇,为乾陵文物保护、研究和活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博物馆研究人员还深入挖掘乾陵文化内涵,出版了《乾陵》《线条艺术的遗产——唐乾陵陪葬墓石椁线刻画》《唐懿德太子墓发掘报告》等专著和科普读物40多部,保留了大量珍贵资料。

  “还有更多关于乾陵的故事有待挖掘,这需要业界、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陈玲芝说,“我们希望继续深度挖掘乾陵历史文化内涵,以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从而达到活化利用的目的。”

 守护陵园之基

  在乾陵景区游客中心地下一层展厅,乾陵临摹壁画精品展吸引了许多书画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客使图》《驯豹图》《宫女图》……明亮的长廊里,一幅幅临摹壁画整齐陈列,让人一睹地下丹青的风采。

  “目前,乾陵地宫尚未发掘,但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中出土了不少精美的壁画。我们将选出的壁画临摹作品从墓道搬到游客中心,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乾陵博物馆副馆长张鑫介绍。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乾陵景区游客中心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有效满足了游客需求。该中心由服务中心大厅、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等组成,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130多亩,日接待游客量可达3万人次。

  走出乾陵景区游客中心,记者看到,宽阔的文化广场上,十几辆旅游大巴整齐停放,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为满足游客不同的参观需求,我们还重新规划设计了乾陵游览线路,包括一陵(主陵)、一馆(乾陵博物馆)、三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为游客提供标准化优质服务。”张鑫介绍,景区还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工程,对陵园内部及道路两侧环境进行提升,持续营造美好景观氛围。

  在述圣纪碑、无字碑前,文保专家和乾陵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保护设施勘测。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文保项目建设,加强大遗址保护。目前,乾陵东、西鹊台遗址本体加固保护工程,乾陵司马道西翼马基础抢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已完成。”张鑫说,“我们要深入做好乾陵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不断擦亮乾陵这张‘文化金名片’。”

  展现乾陵之美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马毬图》。壁画整体布局有序,真正达到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效果……”清脆的童声响起,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

  5月18日,咸阳市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乾陵景区举行。活动中,乾县青龙小学学生董昰担任小小讲解员,为游客讲解乾陵壁画的历史知识。

  “我和同学从今年开始参加小小讲解员的活动,了解了更多关于乾陵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董昰说。

  画扇子、拼图、折纸……活动依托壁画唐服元素,组织多种游戏,让学生了解唐文化、体验唐文化。

  “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些遥远,但我们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乾陵文化的兴趣。”乾陵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秦桂菊说。

  近年来,乾陵博物馆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深耕藏品陈列展览,建立了以“乾陵文物精品展”“武则天时代展”“丝路唐梦——唐代胡俑精品文物展”为主的陈列展览体系。

  依托馆藏文物,工作人员研发设计了“丝路胡风”“大唐时尚之丽彩唐装”等专题教育课程,结合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

  “我们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第二课堂’职能作用,深度挖掘乾陵文化内涵,去年全年完成社会教育活动36场次。”乾陵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负责人殷雯说,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后走进咸阳师范学院等学校,开展乾陵优秀历史文化“六进”活动。

  “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乾陵故事,讲好乾县故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努力把乾陵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陈玲芝说。(记者 张乐佳文/图)

【纠错】 【责任编辑:杨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