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农将苹果装箱
记者 王垠山 孙艳艳 刘振振 通讯员 杨耀武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在红都志丹的山山峁峁,展开了一幅幅丰收的喜人画卷。
志丹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志丹县紧密围绕“打造陕北山地绿色有机苹果强县”的目标,持续将山地苹果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持之以恒稳规模、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逐步实现了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发展,让苹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10月23日,在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高梁村王炳权的果园里,一颗颗饱满红润,色泽艳丽的苹果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
王炳权告诉记者,2008年,他在政府的帮助下栽植了24亩果树,2014年开始挂果。“那时候,村里种苹果的只有我,农资、肥料等都要从洛川购买,销售也是我去洛川联系客商购买。”王炳权回忆道,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也陆续种植苹果,到2017年,村民们就有了三五万元的苹果收入,种植也更有信心了。
“2015年开始,我又陆续承包了50亩果园,现在挂果面积有30亩,今年套了32万袋。现在果园的收入基本稳定,每年能收入三四十万元,一年纯利润在20多万元。”王炳权说。
在王炳权的带领下,高梁村目前果园面积达400多亩,产值能达到400万元。村里还组建社会化服务队,针对果树修剪技术对村民进行技术服务,帮助村民提高果树管理水平,助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高梁村的产业发展是志丹县巩固提升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缩影。近年来,志丹县强化政策驱动,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培育经营主体,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涉果合作社244家、家庭农场1420家、产业大户3809户,新型经营主体果园占比50%,成为苹果产业发展主力军。
创建高效示范园
“我这片果园有4亩地,套了7万多袋,一斤卖4元,收入了13万多元。”提起自家的果园收入,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井坪村果农任玉玲自豪地说。
任玉玲家共有50余亩苹果,自2009年,自己成为村里最早的苹果产业种植大户,她始终坚持对苹果科学管理,施农家肥,她家的苹果个头大、色泽鲜艳,一直深受各地果商青睐。
“我家的苹果果质好,着色好,口感脆甜,苹果大多以80#以上为主,自然也能卖上好价钱。”任玉玲说。
侯市便民服务中心按照“打造精品示范园、巩固提升撂荒园、管理成品挂果园、注重营销促增收”的思路,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现有苹果面积15000余亩,其中挂果园9000余亩。同时流转土地新建高品质果园,从苹果修剪、拉枝、选用农家肥和苹果销售等方面对果农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全面打造高质高效果园。
近年来,志丹县通过建立示范包抓机制,加大“十百千万”示范工程、高质高效、美丽果园创建力度,建成苹果万亩示范带28条、千亩示范区12个、百亩示范园960个、示范农场757个,省级高质高效果园3个、市级美丽果园14个。同时加快科研推广试验示范工作,重点引进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等32个品种,开展砧木新技术应用、土壤三肥匹配及水肥一体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助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拓宽果品销售渠道
近日,在志丹县召开的2024年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销对接暨赛园赛果表彰大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镇(街道)中心纷纷拿精挑细选的参赛苹果进行展销,柜台上琳琅满目的苹果,个个色泽鲜艳、果形端正。市民游客及采购商们驻足品尝、咨询。
会上,陕西龙康广贸易有限公司与志丹县洛水瑶农牧业有限公司达成4000吨苹果供销协议;志丹县果业局分别与延安华圣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商会签订了生产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和苹果销售长期合作协议。
据志丹县果业局局长马玉雄介绍,为了进一步拓宽苹果销售渠道,让果农生产的好苹果能够卖上好价钱,志丹县已经先后举办果品产销对接推介会20多场次,与北京、深圳、杭州、吉林等10余家果品经销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建客商信息库、定期发布市场信息,组织全国各地80多家果商走进志丹县进行苹果采购。
“希望通过品、评、看,示范带动果农加强对果园的投入和管理,推动苹果高质高效生产。同时搭建交流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志丹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志丹县苹果销售。”马玉雄说。
近年来,志丹县紧紧围绕“打造陕北山地绿色有机苹果强县”目标,稳规模、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今年全县苹果挂果园面积达22.6万亩,预计产量24.57万吨,产值可突破15亿元。
“今后,我们将紧盯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一体推动苹果产业研发、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及文旅等全链条改革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苹果面积稳定在30万亩,总产量达到28万吨,优果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产值突破18亿元以上,努力让苹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马玉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