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传部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举办了以“千年古都,诗意长安”为主题的西安大遗址保护新闻发布会。
会上,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详细介绍了西安地区丰富的遗址资源,包括杨官寨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及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等在内的10处20个点。这些遗址均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数量与等级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秦始皇帝陵、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和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更是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秦始皇陵、汉阳陵、汉长安城未央宫及大明宫四地已成功转型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近年来,西安市秉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高质量发展。为此,西安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条例,如《西安市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等,强化了法治保障,构建了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建立市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考核,并连续13年开展打击文物犯罪的专项行动,确保了文物安全。
在资金投入方面,西安市逐年加大力度,市级文保资金从2020年的25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亿元,并成功争取到约4.65亿元的中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其中,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约2.07亿元,用于秦汉栎阳城、阿房宫、西汉帝陵、隋唐长安城及唐大明宫遗址等重要项目的保护与修复,有效提升了遗址的保护状况和周边环境。
唐龙说,西安市在大遗址保护中探索出了多种模式,如汉杜陵的“退耕还林”模式、秦始皇陵的“国家公园模式”、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的“市民公园模式”等,实现了大遗址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此外,西安还积极将大遗址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编制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多个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推动了“多规合一”,为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下一步,西安市文物局将推动大遗址保护由重点向全面、系统、整体转变,并深化考古研究,挖掘遗址的多元价值。同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强化科技赋能,构建大遗址展示利用体系,让大遗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为打造新时代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示范样板贡献“西安探索”。(王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