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及用人标准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知识型培养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行业需求。在“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领下,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智能建造、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为未来人才培养路径规划提供了宝贵实践案例。
金融学专业团队赴东风裕隆调研
金融学专业以往主要服务于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的职业需求,一直因高就业率与良好的薪资水平而广受学生青睐。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专业负责人周德慧说,随着市场对跨界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金融学专业亟需“两条腿”走路——既要保持传统金融行业的就业优势,又要在新兴领域中寻找突破口,以确保专业的长远“生命力”。
基于调研结果,通过实践项目、“俱乐部+”等形式,金融学专业设计了雇主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大一入学到大四就业,通过由浅入深、分方向的实践项目,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满足核心雇主的岗位需求,聚焦雇主核心需求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西安欧亚学院智能建造专业杨光老师(右一)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随着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智能建造作为新工科的新兴专业应运而生。经过市场调研,西安欧亚学院智能建造专业定位调整为“建筑医生”方向,即全面检测与评估建筑物,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智能监控与维护,涵盖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和工程检测监测等。
该校智能建造专业采用“2+1+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智能建造专业负责人杨光说,期待毕业生不仅能掌握数字建筑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毕业五年后能在数字化设计与智能施工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潜力,成为行业佼佼者。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汇报项目学习成果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一个敏锐适应社会精细化需求、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的典型行业。西安欧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人吕瑞带领教师团队围绕人才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需求,建立了人才培养能力模型,推出“1+N”培养计划。“1”代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模块,“N”则指多个核心竞争力领域。
在“N”个核心竞争力培养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细分领域的顶尖企业合作,开展定制班和训练营等联合培养项目,专注于培养学生在人才识别与甄选、人才培养与开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能力。(杨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