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月17日电(记者 许祖华)记者从正在召开的陕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了解到,2025年,陕西将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陕西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深入实施“十百千”培育工程,壮大出版、演艺、文创等产业,发展人机交互虚拟电影、微短剧、动漫游戏、电竞等新业态,培育壮大领军、骨干文化企业群体。创新特色民宿、文旅街区、沉浸体验等业态,推动红色游、乡村游、入境游发展壮大,做靓跟着美食游陕西等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提升市场化办会、办赛水平。
陕西将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场所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陕西文学馆、美术馆等重点文化标识工程建设。用好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高水平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国际旅游博览会、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办好阅读文化节、“四季村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展秦腔艺术、陕北民歌、陕南戏剧,努力创作更多文学、美术、影视等精品力作。
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陕西将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研究,完成碑林博物馆扩建工程,持续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做好石峁申遗和秦东陵、芦山峁考古挖掘等重点工程。实施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支持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建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传统村落和古树名木保护,新增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发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擦亮中国--中亚联合考古等国际合作品牌。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