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黄土高原满目苍茫。
站在窑洞前的山坡上,常小川从衣服胸前夹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崭新的哨片,含在嘴里润开一条细缝,拿起唢呐,吹起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曲调悠扬,音色饱满,他随着旋律恣意舞动,与身后的蓝天黄土融为一体。身旁梨树上挂着的一个个红灯笼,透着浓浓的年味。脚下再不见记忆里尘土飞扬的土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直通村庄的柏油公路。
常小川的家乡——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印斗镇常石畔村,嵌落于黄土高原的沟峁间,曾是陕西省最贫困的区域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米唢呐中的“常氏流派”便诞生于常石畔村。
据《米脂县志》记载:“唢呐在米脂传沿数百年,形成独具风格的米脂唢呐音乐。印斗乡常石畔村有八代相传的常氏‘唢呐世家’,闻名遐迩……”
在陕北,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唢呐。作为“常家班”传承人,每逢春节,常小川都十分忙碌。
“这几天忙着全国秧歌展演的排练,除夕、初一休息两天,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二,活儿都排满了。”掰着手指,常小川乐呵呵地说。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唢呐,绥米唢呐的杆更长,碗更大,哨片也由薄片状改为布袋状。“这样吹出的声音更加高亢洪亮,是我们陕北人自己的创新。”米脂县唢呐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常少君说。
绥米唢呐演奏常以“乐队”形式呈现,由两支唢呐、一个小鼓、一个小镲、一个铜鼓组成。每逢春节,乐队的阵容则更加强大,通常与陕北秧歌相结合,呈现一幅热烈喜庆的民俗画卷。
唢呐相和,鼓声铮铮,黄土地上的人用最热烈直白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爷爷吹唢呐,父亲吹唢呐,常小川从小也吹起了唢呐。“跟着乐队出去能吃上好吃的。”常小川回忆道,对于当时贫穷的山村来说,吹唢呐是可以挣钱的手艺。
彼时,16岁的年轻后生初出茅庐,跟着堂哥常志林吹着唢呐四处接活儿,不知何时才能绕出沟沟峁峁。“要接更多的活儿,赚更多的钱。”这是那时常小川最大的愿望。
2008年,绥米唢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拉开了绥米唢呐保护传承的帷幕。经过多年挖掘整理,并邀请专家对绥米唢呐进行长期培训,众多传统唢呐曲牌和技法得到了抢救和恢复。2017年,米脂县组织民间艺人成立陕北规模最大的唢呐打击乐乐团——米脂吹打乐团。
作为乐团中的一员,常小川做梦也没想到,最初为了讨生活而吹的唢呐,竟带他走出了国门。
2019年,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米脂吹打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联袂演出《永远的山丹丹》,一曲终了,掌声雷动。“台下那么多人,全都站起来欢呼鼓掌,太自豪了。”回忆起来,常小川仍难掩激动,“演出结束后,不少外国人来看我们的唢呐长什么样。”
米脂吹打乐团团长任玉鹏介绍,乐团已先后在50多个城市巡演,完成100多场演出,并4次进入国家大剧院。
2024年9月,米脂吹打乐团应邀赴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参加陕粤港澳活动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陕港联合演出,再次收获好评。
“我要继续钻研技艺,把唢呐吹得更好,还要把它传承下去!”从黄土高原走向国际舞台,常小川的愿望变得更加多彩。
临近春节,四面八方的游子踏上归途,以一场盛大的欢聚辞旧迎新。
1月22日,2025全国秧歌展演暨“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正式启动,绥米唢呐、横山老腰鼓、陕北秧歌等一批黄土地上的国家级非遗纷纷上演。
常小川和常志林朝天再吹一曲《大摆队》,这是常小川最喜欢的曲牌。高音昂扬,低音婉转,如诗如歌,乐声在陕北的沟沟峁峁间回荡。
冬日的黄土高原,千里冰封,待到来年春夏时节,又将是一片郁郁葱葱,唢呐新声也将再次吹绿连绵的黄土高坡。(记者张京品、雷肖霄、邹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