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榆林过大年”,是秧歌展演的红火热烈,是热闹非凡的非遗集市,是冬日冰雪的欢乐盛宴,是陕北年俗的生动展现……
自2017年初创,“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至今已先后举办8届,不仅充分展示了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全面丰富了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进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更在浓浓的陕北年味中彰显着塞上儿女的时代风采和文化自信,成为了响当当的区域文化活动品牌和全市人民欢度春节的文化盛宴。
据统计,“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创办8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春节期间累计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0多场次,总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正是在该活动的带动下,2018年榆林古城六楼民间文化展演活动被确定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23年榆林市被确定为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民俗非遗两相宜
锣鼓喧天辞旧岁,秧歌起舞迎新春。
作为陕北年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扭秧歌绝对堪称榆林百姓心目中最具仪式感、最有感召力的新春庆祝活动。2017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创办伊始,秧歌展演便已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活动之一。
从最初只有榆林本土秧歌队定点展演,到2024年来自10个省区的35支秧歌队同台献艺,再到2025年邀请国外4支行进式舞蹈队及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的39支秧歌队共“闹”新春,“陕北榆林过大年”秧歌展演活动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榆林,更成为了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促进多元文化深度交融的大舞台。2024年,秧歌展演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次;2025年秧歌展演活动启动以来,榆林古城迅速成为全国各地网民关注的焦点,日游客接待量超过8万人次。
榆林古城老街之上,精彩的非遗项目展演、精巧的手工艺品展示、精绝的传统匠艺体验已成常态,陕北民歌、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等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非遗大舞台,通过一系列的演出,在尽情展示榆林非遗在时光流变中的永恒魅力和焕新活力的同时,更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到了榆林年的独特韵味与温暖氛围。
“欢乐喜庆榆林年……”“很燃很震撼,就是陕北味儿……”春晚是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必备节目。“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启动以来,榆林春晚、少儿春晚、老年春晚从未缺席,每一年的春晚直播互动平台上,网友们踊跃留言、连连点赞,精彩绝伦的晚会,唱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舞出陕北过大年的红火热闹,全方位展示着幸福榆林的新图景。
文旅繁荣添活力
2023“陕北榆林过大年”镇北光影秀暨迎新灯会系列活动上,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光影流转,生动再现万里长城第一台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方位、多角度凸显榆林的特色文化内涵,春节期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2024“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期间,榆林水上运动中心举办首届驼城冰雪嘉年华,上元驼城冰灯节、“逃课企鹅”见面会、奇幻冰雪大世界、塞上风情美食节等七大板块、20余项冰雪体验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观赏游玩。
2025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再次升级,非遗大集流淌滚烫的人间烟火,冰雪活动带感又刺激,无人机、焰火燃放表演轮番送惊喜,非遗国潮荟、戏曲展演令人啧啧称叹,多频次、高水平的系列活动点燃了新一轮的文旅热潮。
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彰显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群众参与性强的文旅活动,不仅极大丰富了全市群众的文化生活,也给全市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同时还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本土文化艺术人才,为榆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比如全国秧歌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各县市区各系统的秧歌队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灵魂指挥”,并培养了很多独当一面的秧歌演员。
欢乐过年,榆林有“礼”。“陕北榆林过大年”历届活动中,榆林还通过“畅游榆林”小程序积极发放文旅电子消费券、旅行消费券、自驾游大礼包消费券等,有效提升了榆林旅游的品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据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榆林累计接待游客38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10.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较2019年增长171.26%。
花式“圈粉”提形象
精彩年年不断,风采年年不同。伴随着“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逐步发展成为响当当的文化旅游金字招牌,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的榆林,正在不断奏响“诗与远方”的崭新乐章。
历经多年的持续推进和不懈努力,榆林坚持以“陕北榆林过大年”“清爽榆林”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为牵引,全面构建起多点辐射、市县联动、全社会协同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和经济增长点,催生了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佳县赤牛坬村、绥德县郭家沟村、神木市高家堡古镇等一大批文化精品项目和商业体,孕育形成了“榆林古城六楼民间展演”“非遗小剧场”“榆阳书场”“梅花小戏台”等文化品牌活动。持续不断的文化、旅游和消费热点,也引得诸多景区、酒店、商家借“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开展营销,城区主会场榆林古城老街、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业态被全面激活。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整合全市资源力量,精心谋划推出更多的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多方发力、同频共振,持续提升榆林文旅‘花式出圈’的势能,聚力塑造榆林良好城市形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杨晓慧 闫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