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兴平市南位镇茂陵村兴平花果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设施大棚里,工人在给樱桃花授粉。 记者 许奥博 摄
2月14日,群众在永寿县马坊镇东张村苹果基地修剪果树。 通讯员 李建龙 摄
渭南:夯实春管促丰收
当前,渭南各地陆续进入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关键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月17日,在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临渭区阳光利民小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植大户柳路路在麦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追肥和春灌都已结束。精细化春管为今年夏粮丰收打下基础。”柳路路说。
柳路路是有名的种粮“好把式”,不仅自己种了2000余亩地,还托管土地近3万亩。
为了种好这些地,柳路路请了多名种粮能手进行田间管理。“水大肥足未必能多打粮。用心对待土地,科学耕种管理才是丰产丰收的关键。”柳路路说,“农技专家经常在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我们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月17日,在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楼王村,农机整齐排列,与麦田相映成趣。 记者 陈宏江摄
官道镇位于关中灌区,全镇耕地面积7.8万亩,是有名的“吨粮镇”。目前,官道镇种植面积超50亩的种粮大户有98户,超100亩的有61户,粮食规模化经营超1.5万亩。
为全力做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渭南市深入开展“三贴近”(贴近农民强培训、贴近一线强服务、贴近实际强推广)为民办实事夺丰收活动,成立12个包抓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流程指导服务。自小麦播种以来,渭南市组织农技人员1110人次开展宣传培训127场次。
渭南市各地抢抓农时,抓好小麦控旺稳壮。针对稠旺苗田块,重点做好促下控上,防止旺长;针对弱苗、浅根等情况,抓住春季气温回升、土壤返浆有利时机,搞好肥水管理,促进弱苗早发快长。
在官道镇赵东村的麦田里,种植大户李平静正使用田间自动喷灌设备给麦苗浇水。“今年,我的这片小麦长势非常好。”李平静告诉记者,昔日的大水漫灌费时费力不说,浇得还不均匀。如今,借助自动喷灌设备,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浇灌工作。
赵东村是官道镇粮食种植大村,有麦田3500亩。村党总支书记王朝利说:“喷灌省水、省时、省人工,增产效果也更好。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田间管理,为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渭南市加强种子化肥供需调度,持续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储备玉米种子300万公斤、豆类种子20万公斤,化肥10万吨、农药150吨,确保满足春耕需求。
“我们将以千名农技人员‘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为抓手,紧盯田间管理、病虫防控、单产提升、农资保障等关键环节,打好春管这一仗,确保夏粮稳产丰收。”渭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若勇说。(记者 陈宏江 通讯员 任晓彤)
榆林:大棚育苗绿意浓
2月17日,在绥德县白家硷镇白家硷村温室育苗大棚,村民正在进行大棚育苗。
在村民白小明的温室育苗大棚,一株株西瓜幼苗和香瓜幼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白小明和工人在进行掐芽、间苗等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育苗是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白小明一边忙着间苗一边介绍,“我们的育苗大棚主要培育香瓜苗和西瓜苗,一年能育10多万株。这批果苗预计在三四月份上市,主要通过订单批量销售,销往县城和周边县区。”
白家硷村是绥德县香瓜种植示范村。经过多年发展,香瓜种植从露地发展到棚室,棚室香瓜也从小拱棚逐步发展到大棚种植。白小明作为土生土长的白家硷人,凭借十几年的香瓜种植经验,培育出的香瓜苗成活率高、抗病性强,深受种植户喜爱。
2月17日,绥德县白家硷镇白家硷村村民在进行大棚育苗。 受访单位供图
除了育苗,白小明还种了3个大棚的水果。“一个棚种的是我们当地的特色香瓜,另外两个棚种的是小吊瓜,每年共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大棚种植效益不错,我打算一直干下去。”白小明介绍,他种植的香瓜有芝麻蜜、花喜鹊、玉娇3个品种,全程遵循绿色种植理念,种出来的香瓜很受市场欢迎。
眼下,小吊瓜已经成熟,可供应市场。这段时间,白小明几乎日日守在大棚里,通风换气,调控温度……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
近年来,白家硷镇立足实际,大力发展大棚特色产业。目前,全镇种植香瓜4850亩,香瓜年产量485万公斤,年产值达1.46亿元。香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瓜”。
2月16日,在靖边县华伟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台台吹膜机有序运转,源源不断地“吐出”农用地膜。
“我们的26条生产线一天可生产80吨农用地膜。目前,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以确保春耕农用物资供应充足。”公司总经理武世红说。
据了解,该公司提前储备了充足的原材料,开足马力生产地膜和滴灌带等农用物资。
“这几天,榆林、延安以及内蒙古等地的客户都已经下了订单,我们正加紧生产。”武世红说。(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王姣 陈治武)
商洛:不误农时保供应
当前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商洛各地抢抓农时忙生产,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今年,我们想增加设备,满足规模化耕作需求,再补充一些适用于坡地的机械。”2月6日,在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自愿村,村党支部书记郭永锋说。
针对山区小型农用机械相对缺乏、农忙时“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在麻街镇支持下,今年,自愿村采购旋耕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设备28台(套)。“机械化作业可降低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麻街镇党委书记梁博说。
商州区农业农村局早部署、早行动,全力以赴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目前,商州区生产资料公司农资配送中心储备各类化肥3800吨、种子120吨、农药12吨、农地膜15吨,农资储备充足。商州区供销联社进一步优化农资服务,指导农资企业创新农资营销、配送和服务方式,做好化肥等重要农资储备和调运,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春节后,丹凤县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三情”调查,并以“控旺苗、稳壮苗、促弱苗、防冻害、防病虫”为重点,用“田间课堂”的形式指导农民抢抓农时,打好春季麦田“管理仗”。
为确保农资安全,丹凤县农技中心对全县17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让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
“我们这里的气候适合种土豆。现在是早春土豆播种的关键期,盼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正在田间翻地播种的山阳县南宽坪镇湖坪村村民叶发美说。
“我们将全力做好春耕春播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助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南宽坪镇党委书记邓秀峰说。(记者 王佳伟)
白河:“农技课堂”进田间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春节过后,白河县农户抢抓农时进行春种春管。
“现在,部分小麦已开始返青拔节,油菜即将进入蕾薹期。这个时期是粮油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早进行病虫害防治……”2月13日,在白河县城关镇中营村召开的小麦油菜春季田管现场会上,白河县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林为群众讲解春季田管关键技术。
2月13日,白河县仓上镇红花村村民在整理土地。 通讯员 刘晓虎摄
伴随着轰鸣声,无人机在农田上空飞行,进行喷洒作业,细密的药雾均匀地喷洒在油菜田里。“以前是人工打药,一天打不了几亩地,还累得人腰酸背痛。现在用无人机,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喷洒均匀。”中营村村民肖体林感慨。
连日来,白河县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技人员下沉春耕备耕一线,现场“把脉问诊”,督促农户做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
在小麦种植基地,农技人员仔细查看麦苗的生长状况。“当前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根据苗情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尽早实施‘一喷三防’‘一促四防’,做到早防早治、联防联治,为粮油生产夯实基础。”白河县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赵春明提醒农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
作为白河县的粮油种植示范基地,中营村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新技术应用、统一加工生产销售的“五统一”标准开展规模化种植。“今年,在县农业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合作社已种植小麦400亩、油菜300亩,目前长势良好。后续我们还要种植玉米,让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中营村粮油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左祖福介绍。(通讯员 柯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