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笔楼丨让AI当好“帮手”而不是“枪手”-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2/ 18 11:42:44
来源:新华网

千笔楼丨让AI当好“帮手”而不是“枪手”

字体:

  记者:姜伟超、马莎、王铭禹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之时,“人工智能(AI)+”也愈发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有些孩子甚至扎堆交流“如何用DeepSeek写作业”的秘笈。

  用AI搜索来“应付”寒假作业,无疑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当“AI+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之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AI,如何将崭新的“AI”和传统教学更好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思考。

  孩子作业没完成,爹妈啥也干不成。开学前,面对孩子们“烂尾”的寒假作业,不少家长直呼头疼。

  兰州市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妈妈王雅,习惯假期尾声挑灯“督战”孩子完成作业。不过,最近她发现,孩子不仅早早完成了作业,作文题更是“下笔如有神”。细究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都是AI搜索的“功劳”。

  “孩子把作文题目和要求‘喂’给AI,只用22秒,便生成了一篇作文。”王雅苦笑着说,当孩子给自己演示如何用AI成功生成作文,再逐字逐句抄写时,她真是又气又恼、哭笑不得。

  记者在信息聚合类平台搜索发现,“AI写作业”相关话题不胜枚举。有不少家长反映:“出门到超市买个菜的工夫,孩子用AI完成了两套英语试卷”“DeepSeek帮助孩子‘深度思考’,数学作业已经‘无所不会’”。从小学的作文日记,到中学的数理化生,再难的作业,AI似乎都能“分分钟搞定”。

  “AI写作业”在中小学生群体的流行,让AI这个先进的学习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由学习的“帮手”变成应付作业的“枪手”,引发了老师和家长的担忧。

  “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AI+教学”也从高校向中小学生延伸。就像在最近的开学季,有的小学鼓励学生用AI送祝福,有的中学生借助AI完成蛇年创意作品,让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别开生面。

  出生在“Z世代”的中小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AI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锻炼提高创新思维。但是,如果把AI的功能用在搜索试题答案、代替完成作业上,就是“焚琴煮鹤”了,不仅“污辱”了AI的“智商”,更会让学生形成依赖,弱化独立思考能力。

  AI无疑是优质的学习工具。要发挥AI在学习中辅助策划、创意支持等功能,让AI成为提高学习质量的“助攻”“帮手”;同时,要避免用AI简单地获取答案,使AI沦为阻碍提升学习能力的“损友”“枪手”。

  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明确指出,要坚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学校和老师要主动欢迎AI这位“新同事”,强化自身的AI素养,主动触AI、懂AI;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从“师生互动”的双元模式,向“师生AI”三元互动转型,打通AI、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屏障。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配套开设AI通识课程,培养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作业设计上,尽量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增加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作业逐渐从“知识重复”向“思维训练”升级;在AI工具的使用上,家长和老师齐抓共管,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划,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

  厘清AI在不同教育阶段、教学环节的使用边界,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因噎废食”。结合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教学特点,把准AI在教学环境中使用的“度”,找准与AI相处的平衡“点”,进一步打通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渠道”,AI就一定会成为促进学习和教育改革的好“帮手”。

【纠错】 【责任编辑:杨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