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临近尾声。春运路上,总有一些暖心时刻能够穿越时光,让人难以忘怀,为春运“大迁徙”增添暖意。
我们想得细点做得多点,让他的旅途更顺利
正月初八,天津站客运值班员施彤接到了G2637次列车上一名盲人旅客即将下车的通知。接到通知后,施彤立即披上外套、赶到站台,做好了接车的准备。
“想尽量不麻烦其他人,我从中午起一直没有在列车上用餐。”下车后,盲人旅客曹先生向施彤讲述起之前一路上的过程。
时间已近傍晚,施彤看看手表,此时距离中午已过去了约4个小时。考虑到距离曹先生换乘的列车出发还有一段时间,施彤很快决定先引导他前往重点旅客候车室休息。
将曹先生安顿好后,施彤立即买来了泡面、榨菜和瓶装水,陪同他用餐聊天。用餐完毕后,为了不让曹先生在室外等候太久,施彤提前计算好了上车时间,将他准时送至站台。
列车进站前,施彤再次与曹先生核实车次和座位信息,一手提拿行李,一手搀扶旅客,小心翼翼地引导他进入车厢,并向列车长详细说明旅客情况、做好服务交接。
施彤还为曹先生留下了车站服务台的电话和值班员的手机号码。“如果旅途过程中有需要协调的事情,曹先生可以随时请人代为拨打电话,车站工作人员能够尽快帮忙解决。”
![](20250218f219c1e751284f8ea033e7bbb3d1415b_2025021869fd462071204aefaab13fbba2c9cb7d.jpg)
图为工作人员在天津站站台上为旅客服务。新华社记者刘惟真 摄
“我们想得细点,做得多点,就能让他的旅途更顺利。”施彤说。天津站是天津地区客流量最大的交通场站之一。春运期间,天津站工作人员持续优化服务举措,确保旅客平安有序出行。
母女平安!春运路上的接力救援
2月7日,南京站一名姓李的孕妇旅客一手捂着肚子,一手紧抓着同行人的手,表情痛苦。
孕妇的家属焦急万分,向南京站安检值班员蒋海文求助,说孕妇快到预产期,进站后突然羊水破裂。
面对紧急情况,蒋海文立即用对讲机广播寻医,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北候车室值班员王芳得知情况后,也火速赶到现场,耐心安抚孕妇和家属,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并协调“158”雷锋服务站及时为旅客办理退票手续。
不久,120急救车由蒋海文引路,通过救护绿色通道抵达了南京站北站房门口。大家齐心协力,小心地将孕妇抬起,缓缓平移至担架并顺利送至救护车前往医院生产。救护车开走前,孕妇家属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表示感谢。
大约两小时后,孕妇家属特地打来电话报喜:李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
据了解,为有效应对春运突发状况,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列车乘务人员及客运服务人员进行了应急场景演练培训,比如针对孕妇紧急生产等情况,制定了优先安排休息区域、避免移动造成风险、联系寻医、必要时搭建临时产房等措施。
这趟慢火车破例让老人先上车、后补票
6063次慢火车还未进站,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乐素河镇高潭子站的青石台阶上已站满老乡。
78岁的张德贵紧了紧背篓,竹编的背篓里装着绿油油的小麦芹,还有两只装在网兜里的土鸡。几个戴蓝布头巾的老太太挑着竹筐,筐里码着整整齐齐的土鸡蛋。
“呜——”绿皮火车穿过午后的阳光缓缓进站。
“老张头,今天没让孙子给买票?”列车长向保林拿着热水壶往老乡的搪瓷缸里添着热水。
张德贵布满裂口的手在裤兜里摸索半天,掏出钱来:“大孙子教了好几回扫码,还是没学会……”话音未落,三个背山货的老乡正挨个往车厢里走。
“略阳到阳平关5块钱。”向保林拿出补票机说,“不急,咱先找座坐好。”
先上车后补票,这是6063次慢火车的“特例”。由于沿线乘车的大多是留守老人,有的需要步行很远才能到达车站,有的连智能手机都没见过,更别提在网上购票,于是这趟列车也破例允许大伙儿先上车、再补票。
![](20250218f219c1e751284f8ea033e7bbb3d1415b_20250218944004db3840450eb237a4e063cd3a53.jpg)
6063次慢火车为沿线老乡举办新年庆祝活动。(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老乡们能放置蔬菜和家禽,6063次列车车厢拆掉了8个座椅改为高度适宜的货架;告别电风扇、锅炉,新式车厢里配上了空调……一年四季,车行不断,虽慢、却暖!(记者刘惟真、贾远琨、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