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麟游县结合本地文化底蕴与居民实际需要,精心策划文明实践项目,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让文明之风吹遍麟游的每个角落。
照片定格幸福瞬间
“咔嚓”一声,快门按下,镜头前的马双怀露出久违的笑容。这张照片,是他十多年来第一张生活照。今年68岁的马双怀是麟游县两亭镇两亭村的一名留守老人,腿脚不便的他很少出门,更别提去照相馆拍照了。
马双怀的经历并非个例。在两亭镇,60岁以上的老人有2200多人,占全镇户籍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占比较大,许多老人除了身份证上的照片外,再无其他影像记录。
针对这一现象,两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索实施让幸福“照”进来志愿服务项目,采取“拍照+服务”的模式,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拍摄生活照、全家福,并在此过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两亭镇在1507名注册志愿者中,筛选出了32名摄影爱好者,组建了5支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两亭镇人大主席周亚怀说。截至目前,开展“拍照·回访”156次,服务群众超2300人次,拍摄照片1600余张;开展爱心义剪、帮办代办380次。
积分催生文明之花
每个月的25日,南坊社区的“爱心积分超市”总会排起长队,居民们用积攒的“爱心积分”来兑换所需的生活日用品。
南坊社区目前安置了来自全县7个镇66个行政村的1481户5153名搬迁群众。如何让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村民尽快融入新生活?南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探索发起“小积分”兑换“大文明”文明实践项目,建立“文明换积分、积分兑实物”奖励机制,动员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兑换文明积分30000多分,为2000余名群众兑换实物用品4000余件。“现在,居民的文明意识显著提高,社区的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南坊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妙说。
板凳拉进干群关系
为进一步拓宽政策覆盖面,招贤镇推出“小板凳”宣讲志愿服务项目,镇村干部与村民们坐在一起,聊政策、谈发展、求建议。
“以前觉得宣讲和我没啥关系,现在村干部下来和街坊们坐在一起聊天,感觉特别亲切,对了解很多国家政策。”招贤镇招贤村村民赵红光说。
在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干部们详细记录下群众的需求和对镇村发展的建议等,并建立台账。“通过‘小板凳’宣讲,干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招贤镇党委书记石玲琴说。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政策理论、移风易俗宣讲62场(次),受众人数达2300余人次;累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50余件。(任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