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又逢春,绿意满人间。阳春三月,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景区内,树龄5000余年的黄帝手植柏冠盖蔽空,和它隔院而居同样树龄5000余年的保生柏苍劲挺拔。近年来,黄陵县按照“一树一策”管护措施,对古树进行精细化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让古树焕发勃勃生机。
黄陵县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也是享誉全国的古树名木之乡。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古柏群现存古柏8.6万余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全县现有古树群14个,散生古树233株,全国5棵5000年以上古树中“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3棵在黄陵。
国家在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后,黄陵县认真落实“一树一策”要求,科学保护好各种古树名木。近日,走进黄陵县,只见工作人员正在测量树体并开展一系列数据采集工作,包括土壤水分肥力、树冠叶绿素、氮含量、叶面温湿度等数据。
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科长李小军介绍说,用这些数据可以对树木本体进行健康监测。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我们还用上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比如像土壤的日常监测中,我们通过传感器对不同深度土层的水、气、肥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诊断,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树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此外,我们还通过微环境监测系统、建成雷电在线监测和主动拦截系统等新技术,助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行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监测对象包括树木自身的健康变化、生长情况、树液流动,以及周边的小生态系统。这项工作将使整个黄陵古柏更好地实现智慧化管理。”李小军说。(寇银萍 曹海军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