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获批97个本科专业 学科融合助力人才培养-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4/ 28 10:48:03
来源:西安日报

陕西获批97个本科专业 学科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字体:

  近日,教育部公布最新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4年,全国高校专业结构深度调整,交叉融合专业占比显著提升。记者了解到,陕西高校此次获批97个本科专业。为助力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了解新增专业,部分高校对新增获批部分本科专业做了解读。

  西北工业大学

  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等2个本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获批低空技术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两个本科专业以及统计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为该校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低空经济”领域超常布局的国家急需紧缺专业,系全国首批。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以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行与保障为研究对象,面向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网络、应急救援、低空空域、低空工业和低空国防应用等领域,为我国低空有人及无人飞行器相关院所、低空产业企事业单位和低空管理政府机构等,在低空相关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适航审定、运维保障等方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总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全面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使学生能够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西工大招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西工大主动实施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以来,新增海洋工程与技术等11个本科专业,撤销(停招)环境工程等19个不适应社会需求、发展潜力不足的本科专业,专业调整数占现有专业数比例达4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增生态修复学等5个本科专业

  西农申报的生态修复学专业、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建造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数字经济专业等5个本科专业和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法学)获批。截至目前,西农本科专业总数达到8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总数达到9个,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体系更加完善。

  生态修复学专业:

  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新农科专业,聚焦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水土修复与保持、农林污染环境治理、生态价值产业化及流域综合治理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

  立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核心命题,秉持“强融合、夯基础、重实践”的育人理念,打造“学科交叉+技术赋能”的创新培养模式,深度融合遥感、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智能建造专业:

  面向建筑业深度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数字创意、人工智能、新型材料、3D打印、机器人、智能感知、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与建筑产业相融合,综合了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能够显著提升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智能化水平、运维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

  生物信息学专业:

  面向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重大前沿需求,着力解决生物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等3个本科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电子信息材料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第二学士学位)3个本科专业。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

  面向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聚焦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及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融合多学科知识,注重实践创新。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针对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围绕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开展教学,强化“产学研”协同培养。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第二学士学位):

  依托通信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培养具备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西电招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2025年,西电科大本科专业已达70个,涵盖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发展格局。

  西安科技大学

  新增智能采矿工程等2个本科专业

  智能采矿工程: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旨在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传统采矿工程学科深度融合发展,在设立智能控制、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拓展新兴学科的常规应用领域,突破采矿工程传统教育模式,增设智能采掘、智能岩层控制、矿山开采智能感知与决策等专业课程。培养掌握扎实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自动化和智能采矿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够在采矿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智能化开采设计与施工、生产与管理、科学与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双碳”重大战略和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需求,通过将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矿山建设等建造过程零碳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正确,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智能零碳建造项目规划与设计、预算与招投标、工程管理、计算机编程及技术开发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零碳建造、智能设计、智能施工、先进材料、城市运维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西安理工大学

  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等5个本科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建造、跨境电子商务、艺术与科技5个本科专业,将于2025年招生。至此,西安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调整至69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

  其中,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源于材料科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所依托的材料物理化学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拥有“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智能材料及智能制造技术等新兴领域第一线,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材料设计与制造、智能传感、结构优化与系统集成、分析检测等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交流、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开发、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医疗等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或到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与智能材料与结构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以及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记者 任娜)

【纠错】 【责任编辑:杨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