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渭城:打造“半城烟火、半城记忆”独特城市魅力-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5/ 21 17:14:01
来源:三秦都市报-秦闻

咸阳渭城:打造“半城烟火、半城记忆”独特城市魅力

字体:

  打造“半城烟火、半城记忆”独特城市魅力!渭城区全力推进咸阳老街文体旅商融合品牌提升

  5月14日,“打硬仗 求突破 决战决胜‘十四五’迈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咸阳市召开。咸阳市渭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永强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咸阳市渭城区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深度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扎实推动三产振兴、城市更新、文化提升、社会治理“四大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贡献力量。

  文体旅商融合向新出圈。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开展“老城复兴”计划,全力推进咸阳老街文体旅商融合品牌提升、功能业态重塑、文旅支柱产业打造。通过风貌微更新、文化微修复、设施微改造、业态新升级“三微一新”模式,先后完成了东明街、中山街步行街改造,部分街巷地下管网改造提升,安国寺、凤凰台等古建修缮,2023年咸阳老街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省非遗特色示范街区,2024年咸阳老街(凤凰台·安国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目前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已启动。

  文化惠民活动方面。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陕西省面食大会,“跟着美食游陕西”等省级大型活动,打造的“穿越古今、相约老街”“来咸阳老街、过传统大年”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2024年接待游客626.29万人次、增长66.5%,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已超200万人次,延续了火爆态势,探索推出更多市民喜爱、游客追捧的活动品牌,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体验。

  业态更新方面。美食领域比如国际面食之都特色美食街区北平街区域的箸头面、乞丐酱驴等老字号和名吃,渭阳东路沿线的璞悦海鲜、尚廷轩等品质餐饮等等;时尚元素比如中山街区域的不盐茶宿等民宿茶馆、星巴克等咖啡一条街,渭酒吧等学道门巷、东明街、南阳街的清吧一条街,“青春遇见咸阳老街”周末音乐会、民谣集,还有新秦年喜剧、来闹剧本推理、VR体验馆等时下流行的文化IP;另外,去年年底以来,老街区域持续举办中医药文化集市等系列活动,为正在谋划的中医药文化创新街区进行的前期“预热”,目前已引进芥子中医馆、问止中医馆等中医药企业6家。还将继续加大业态更新力度,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科技创新借势发力。渭城科教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还有全省特色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光电科技产业园、省级广告产业园区5G新媒体广告产业园、首批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猪八戒网咸阳园区。2024年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后,稳步启动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建设,主要是以文林路为主轴线,推进校地企资源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目前已经与6所高校、9个二级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功转化科技成果30项。将聚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部署要求,深度融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加快高新区范围基础设施提升,加强光电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发展保障,启动环大学高端装备制造、文旅创意、现代康养、数字媒体、电子信息5个街区建设,助力辖区高校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由软支持向硬支撑转变。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作为咸阳市老城区,渭城辖区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存量较大,对此,我们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腾空间、改形象、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2个,惠及群众超1.9万户、4.5万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20个,涉及515栋楼、2.3万余户群众。渭柳湿地公园成为市民游客惬意休闲的好去处,渭城的城市更新工作获省政府表彰通报,是全市第一个、并两次入选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县区;积极适应西安—咸阳一体化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开展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集中整治,加快城市堵点和易涝点治理,持续不断满足群众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这首传唱千年的《渭城曲》,唱出了渭城人珍惜相遇、珍视友情的诚挚情怀,欢迎大家来渭城旅游,登清渭楼、跨古渡桥、游凤凰台、逛北平街、赏咸阳湖,体验“半城烟火、半城记忆”的独特城市魅力诗意渭城生活。(党倩 周睿迪)

【纠错】 【责任编辑:郝云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