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发布会,介绍“助企融资纾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聚焦工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省工信厅构建“考核+奖补+贴息+担保+风险缓释”多层次融资支持政策体系,实施七项产融对接促进措施,积极协调引导优势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
聚焦聚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省工信厅会同人行陕西省分行匹配24家银行机构为主办行和参与行,面向34条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1794户重点企业,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2024年,全省34条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161.1亿元,全年新增发放贷款3202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563.22亿元,新增发放贷款1158.1亿元。
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省工信厅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工信贷”“专精特新贷”等创新型金融产品,深入50个特色工业园区和156个双创基地的中小微企业上门送服务,每年新增专项信贷资金不少于2000亿元。
省工信厅还出台省级中小微企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政策,建立“工信贷”白名单,对出现的不良贷款按照20%至50%的比例给予风险分担。2024年,15家合作银行为3668户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285.8亿元,平均利率3.37%。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白名单企业发放贷款584.81亿元,平均利率3.35%。
建立股权融资需求库,省工信厅围绕人工智能、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开展20场“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94户企业发布融资需求85.67亿元;会同省委金融办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优选200户主营业务清晰、具备上市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入库,新增100户企业“专精特新”专板挂牌。
省工信厅争取中央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资金8.1亿元,省级配套5415万元,通过业务补助、保费补贴、增量业务和绩效评价等方式,激励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2024年,全省新增小微企业年化担保额760亿元,担保费率0.81%,服务小微企业数量1.97万户。
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康宁表示,去年,省工信厅推动咸阳市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发布先进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清单566个、金额594亿元。截至目前,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累计入库我省企业6989户,助力286户企业融资86.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