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研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6/ 20 09:30:37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科研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字体:

  6月16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老年内分泌代谢科教授崔巍、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徐峰团队揭示了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械调控新机制,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解析和诊疗策略创新提供了跨学科视角,有望推动精准诊断与治疗革新。上述研究成果在国际内分泌领域顶级期刊Endocrine Reviews发表。

  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葡萄糖代谢器官,出现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核心病理基础。传统研究聚焦胰岛素信号通路、炎症反应等生化机制,而崔巍团队首次从机械力医学角度出发,整合生物力学与机械生物学,揭示了骨骼肌刚度、机械敏感蛋白及细胞外基质重构在胰岛素抵抗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发现胰岛素抵抗导致骨骼肌被动刚度异常和主动收缩功能下降,通过机械敏感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直接影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细胞膜定位及线粒体功能,形成‘机械信号—代谢调控’的病理反馈环。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生化视角的局限,为理解胰岛素抵抗的多维度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框架。”崔巍说。

  崔巍介绍,基于生物力学检测技术,团队通过量化骨骼肌刚度、评估机械信号通路活性,可实现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精准诊断。在治疗层面,针对性机械干预可有效改善肌肉机械性能,恢复胰岛素敏感性,为开发非药物代谢干预手段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提出了包括振动训练、被动拉伸等物理干预在内的机械疗法,可与现有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协同作用,通过改善骨骼肌微环境,形成多维度治疗策略。尤其在老年肌少症、肥胖等胰岛素抵抗高发人群中,机械疗法有望成为预防和逆转早期胰岛素抵抗的核心手段。”崔巍说。

  目前,团队正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特殊成像的骨骼肌刚度检测仪等设备,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同时,通过临床研究中心与社区医疗网络,开展机械疗法的疗效评估。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多模态影像学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骨骼肌机械特性与代谢指标的动态关联模型,实现胰岛素抵抗的无创、实时监测。同时,开展基于机械敏感蛋白的药物开发,靶向调控机械信号转导,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机械—生化双重调节’的新型靶点。”崔巍说。(记者 霍强)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