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陕西省紫阳县高滩镇万兴村千亩烟田进入采收季,几架无人机挂载着吊袋低空穿梭,将田间采收的作物直运加工点。这种由紫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联动县农事服务中心推出的“空中转运”模式,正替代传统肩挑背扛,让山地农业采收效率大幅提升。
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无人机“空中运输”烟叶
紫阳县作为山区农业县,烟叶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中高山区域。往年采收季,烟叶从烟田到加工点全靠人工搬运,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常因用工集中陷入“一工难求”,更因中转环节多,鲜烟叶磕碰损伤率高,影响烟叶加工品质。
如今,经过定制改造的无人机成了山区农业的“空中搬运工”。这些无人机加装防滑减震吊具后,单次可运输烟叶50公斤,之后依托GIS地图规划“烟田—烤房”直飞航线,工作人员将烟叶采收打包后,无人机可自主完成定位、挂载、运输、卸载全流程。紫阳县万兴村家庭农场主赵华松算了笔账:无人机运输烟叶能让单亩用工成本降低200元,烟叶损伤率下降18%,搬运速度较传统方式提高2倍。
从田间到烤房工场“一站式驮运”场景
据了解,紫阳县目前已经投入5架无人机,为当地烟农提供从田间管理到采收运输的全程辅助,有效地助力了当地山地农业的提质增效。(袁学现)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