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聚“链”成群 绘就塞上农业新“丰”景-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信息
2025 09/ 23 17:43:43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陕西榆林:聚“链”成群 绘就塞上农业新“丰”景

字体:

  近年来,榆林市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实现总产值245亿元,为乡村全面振兴、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今年又是好收成!你看这萝卜,单个能有三斤重,一亩地能收6吨多,比往年还增产不少。”在定边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萝卜种植基地,瑞本城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占宏指着刚采收的萝卜说。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角,夏季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具有生产优质冷凉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定边县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这里年培育瓜菜种苗1.5亿株,从装料、点种到覆土、喷淋,全程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育苗大大提高了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了园区及周边地区5万亩瓜菜的种苗需求,助力不少农户实现丰收。”在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厂化育苗中心,董事长李林军介绍说,通过订单育苗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户育苗成本和风险,保障了蔬菜种植种苗供应。

  在定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村民采摘萝卜。

  目前,定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辣椒、萝卜为主的特色蔬菜基地25万亩,建成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设施蔬菜基地4.5万亩,瓜菜总产量100万吨,产值15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在榆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陕西上河农投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屠宰生产线,年满产可屠宰肉羊100万只,一只只肉羊经过宰前检疫、屠宰、冷却排酸、分割加工和速冻冷藏,最终变身包装精美的羊肉产品,通过冷链物流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依托上河集团总部饲草种植、肉羊养殖、有机肥加工、研学培训、餐饮火锅等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羊子数字化溯源,通过羊子屠宰加工‘一鲜到底’过冷保鲜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冷鲜肉加工品质,打造‘上河桃花羊’‘上河农牧’等榆林肉羊地域品牌,为消费者供应物美价优、精细分割的生鲜羊肉好食材。” 公司销售负责人李江波介绍说。

  在园区内,不仅有羊肉的精细化分割,还有羊绒的高端深加工。走进陕西驼城绒业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分梳机将原绒加工成细腻的无毛绒。

  “白绒山羊的绒,可是‘软黄金’!”公司总经理白家齐说,“我们从水洗、染色到纺纱、做成衣,建了全产业链,把以前卖原料的‘低端账’,改成了卖品牌、卖成品的‘高端账’,项目投产后,一年能加工600吨分梳无毛绒,出100万米羊绒面料、10万件羊绒制品。”

  如今,榆林市在做大“一产”的同时,依托产业园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农产品加工提级扩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实现了一二三产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模式。

  榆阳区上河湖羊标准化养殖场

  在榆阳区牛家梁镇常乐堡村上河湖羊标准化养殖场,“咩咩”声此起彼伏,无人驾驶的自动投喂车按照设定路线在羊棚间穿梭,不仅能精准投喂饲料,还能实时采集羊只数量等数据。

  “过去养羊靠经验,现在靠科技,这‘羊经’得跟着时代念!以前养百八十只羊就忙得脚不沾地,现在科技帮衬着,规模上去了,成本下来了,这‘羊财’才能稳稳当当发。”陕西上河三农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吴庆堂指着满屏数据智能监控屏介绍说:“2021年建了智慧养羊生态系统,2024年引进全新数控智能系统‘微牧云’,羊舍温度、湿度、喂食量全靠数据说话,10万只湖羊的养殖效率比传统模式提了三成还多。”

  从传统农业到智能创新,从精深加工到产业融合,如今的榆林,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探索了一条“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榆林经验”。(胡明宝)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
推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