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沟村风光(资料照片)。 通讯员 温巧丽摄
9月的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依旧掩映在苍翠林海中。碧水绕村郭,林果满山坡,农家乐里笑语喧。这幅生机盎然的图景,与“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的旧模样形成鲜明对比。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南沟村,曾长期被贫困困扰。1998年,吴起县率先在全国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南沟村村民扛起铁锹向荒山宣战,进行生态治理。
20余载寒来暑往,昔日裸露的黄土坡披上了绿装。如今,全县林草覆盖率从19.2%跃升至72.9%。9月12日,吴起县林业局局长刘兴旗介绍:“2024年,全县完成营造林21.9万亩、补植补造24.6万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生态屏障筑牢后,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南沟村的答案是向林地要效益。村党支部书记白涛带领村民蹚出一条林下经济新路:山顶种桃树、杏树,山腰栽苹果树,林间养土鸡、蜜蜂,形成“树上结果、树下养殖”的立体农业模式。
“过去广种薄收填不饱肚子,现在林子就是聚宝盆。”9月12日,村民李国富算着增收账:春秋植树领补贴,山果销售有收入,一年稳稳入账5万多元。养殖户刘虎的林下鸡场里,土鸡啄食草籽、昆虫,粪便滋养林木,生态循环模式让鸡蛋卖出好价钱。
从单一农耕到多元经营,林地的每寸空间都释放出经济活力。“没想到黄土高原藏着这般好风光。”西安游客李宪飞在吴起县南沟生态度假村采摘苹果时,对眼前的风景赞叹不已。2018年,南沟村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3A级旅游景区。如今,该村露营基地、游船中心、农家乐次第建成,“卖风景”成为增收新渠道。
66岁的匡志雄是南沟村转型发展的见证者。这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如今在景区当售票员,每月工资2800元。
南沟村的蝶变,是吴起县发展的缩影。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84.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1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19元,较1997年增长近20倍。(通讯员 方大燕 温巧莉 徐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