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由陕西旅游集团出品、陕西民族乐团演绎的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云横秦岭》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演。
作品以六个乐章徐徐展开,借助埙的苍凉、笛的清越、古筝的灵动与二胡的缠绵,将秦岭的云雾、溪流、古道与烟火生活一一谱入乐章。多媒体视觉与音乐交织,营造出“音画相生”的沉浸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山间,感受秦岭的呼吸与脉搏。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绵延近五分钟,许多观众久久伫立,仿佛在旋律余韵中,望见了那座横亘华夏大地的巍峨山脉。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地理与文化标志,秦岭被誉为“中华父亲山”,不仅是中国南北分界线、长江黄河分水岭,更积淀了周秦汉唐等朝代的文明记忆。指挥家高伟指出,“《云横秦岭》不仅是在演奏一座山,更是在讲述一段文明。我们希望通过音乐,让更多人理解秦岭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云横秦岭》传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也歌颂秦岭般厚重包容、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精神品格。希望通过民乐艺术的感染力,激发观众对陕西、对秦岭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的向往,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国人打造一座‘流动的秦岭文化博物馆’。”陕旅集团副总经理、陕西民族乐团执行董事赵月望表示。
今年以来,陕西民乐团连续推出的《云横秦岭》《关中,关中》《丝路之声》三部作品,与经典之作《永远的山丹丹》共同构建起陕西文化的民乐版图,也成为陕旅集团推动“民乐+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实践。
《云横秦岭》的“北上”,不仅是一场音乐的迁徙,更是一次文化的抵达。它携秦岭之魂、秦汉之韵,将三秦大地的自然风貌与文明记忆装入音符,也为“民乐何为”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一个铿锵而诗意的回答。未来,这部作品还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中华父亲山的精神气韵,随音符流淌,持续向世界诉说着属于中国的文明与壮阔。(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