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0月5日电(记者 刘彤)十月的陕北高原,山峁间飘散着花椒树的辛香和连翘苗清新的花香。天刚蒙蒙亮,陕西省宜川县集义镇史家庄村村民张让管,就扛着锄头,钻进了自家花椒园。与往年不同,今年他家的园子里多了片亮眼的“新风景”——一排排蓝色光伏板整齐铺开,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道“新风景”,是华电陕西能源有限公司在宜川县打造的2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这个项目通过“农光互补”“林光互补”设计,既让土地生“光”又保作物生长,实实在在帮村民鼓起了腰包。
“我们把地租给项目,他们在花椒园里安装光伏板,不光不耽误我们种地,还有租金拿,今年还帮我们改良了花椒品种。”张让管笑着说道,指尖轻轻拂过嫩绿的花椒苗,满眼都是对丰收的期待。
“你看这树苗,比老品种粗实,叶子也更绿!以前种老品种时间长了,不仅产量低,还容易生病,每亩地收成不足400元。现在改良的品种,耐旱、抗病,同时花椒地里套种了中药材连翘,实现了一地两用,预计花椒与连翘挂果后每亩地产值3000元。”他说。
“项目建成后,不仅年发电量能达到3.8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12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还能节约标煤9.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5万吨。”华电榆横电厂党委书记杨钰冰说:“作为央企,我们和施工人员、村民代表一起优化方案,就是要让光伏项目既输出清洁能源,又守住老区的绿水青山,让群众的‘绿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