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091.44亿元,成为首个突破7000亿的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产业兴、生态绿、乡村美……一座现代化能源重镇正加速崛起,成为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强力引擎。
沉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帝陵的“地下军团”——兵马俑,一经发现即震惊世界,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半个世纪间,在几代考古工作者持之以恒地探寻与追问下,兵马俑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
陕西省共性技术平台以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中试、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核心使命,协同相关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现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通过及时提供行业技术需求和研发活动供给,突破了一大批共性技术瓶颈。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历经半个世纪的探寻与追问,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不仅勾勒出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的磅礴画卷,也向大量海内外游客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悠久。
职教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就是在实践中培养,越接近真实工作环境、越接近生产生活一线、越接近实际操作过程,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提出了“走出去请进来三结合”的策略。
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9月8日,“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通过230件(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秦始皇陵的面貌、内涵和价值。
9月1日,各地迎来新的开学季。陕西省榆林市的公安、交警、电力等部门走进学校,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演示等形式,提升师生们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上官婉儿的墓志揭露了哪些秘密?”“李商隐的《锦瑟》传达了何种情感?”短视频里的博主刘国杨旁征博引,将一个个历史文化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把古代诗词讲解得妙趣横生。
巴黎奥运会的圣火虽已熄灭多日,但精彩的记忆永驻,那些仍旧停留在人们脑海的,除了中国健儿奋勇拼搏的瞬间,引发广泛共鸣的动人故事,一定还有令国人倍感自豪的“中国风”。
西安,一座诗歌之城。唐时,无数文人骚客到访长安,或吟诗作赋,或对酒当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词名篇。如今,“对诗热”再度流行于西安街头,并借由互联网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了古典诗词,激活了心中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打印玩具、打印食品、打印汽车……随着智能制造技术更新换代,3D打印正加速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51.6%。
秦岭脚下,西安市周至县,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从城边奔腾而过。襟山带河、建县两千余年,这座县城自古就有“金周至”的美誉。且不论县志记载,单是从当地老一辈的言语里,便能感受到过往富裕生活给群众带来的满满自豪。
前段时间,陕西柞水县发生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四川甘孜州燕子沟河突发泥石流……这些突如其来的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再次提醒各地要进一步构筑防汛抗洪救灾坚固防线。
近日,由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西(安)十(堰)高铁陕西段XSZF-1标段山阳站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节点,为山阳站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深处,不沿边、不靠海,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产业发展一度滞后,群众增收路子匮乏。记者日前在这里走访了解到,近年来,安康因地制宜聚力发展特色产业,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举措,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保加利亚“一带一路”全国联合会主席扎哈里耶夫表示,中欧班列为亚欧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物流通道,并推动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发展、经济合作乃至文化交流。
陕西省甘泉县洛河流域曾多次发现黑鹳,在野外发现濒危珍禽黑鹳巢居并孵育雏鸟尚属首次,黑鹳巢居位于下寺湾30米高崖壁的三角凹槽,今年孵化了三只鸟宝宝,只有一只成长长大。
记者25日从陕西柞水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救援现场获悉,针对当前搜救作业特点,现场及时调整优化搜救力量部署和方案,增调水域救援队伍、调拨玻璃钢冲锋舟等专业设备,采取水上水下同时作业等多种方式争分夺秒开展搜救工作。
记者7月23日在陕西柞水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救援现场采访了解到,目前,现场共投入2000余名救援人员和数百台各类设备,分10个搜救作业段持续开展搜救。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气象局于同日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各地及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巡查排查,落实一线“叫应”机制,全力做好人员安全转移避险。
23日中午,秦岭深处的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严坪村,气温已经接近32摄氏度。在村里一处2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上,几张灶台炉火烧得正旺。厨师们顾不得抹掉脸上的汗珠,挥着大铲炒出喷香的豆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家常菜。
记者从20日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柞水高速公路桥梁垮塌灾害搜救救援工作19日连夜全面展开,有关方面已组织700余名专业人员和1500多名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搜救救援。
7月16日以来,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凤县遭遇强降雨袭击,多地出现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县各乡镇道路、房屋、人饮工程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电力、通信中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16日从水利部了解到,水利部当日18时针对陕西、甘肃两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部署两省强降雨区山洪灾害及中小河流洪水防御等工作。"
"记者7月17日从陕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了解到,受到暴雨天气影响,国道244、省道219和G85高速宝鸡境内出现多处塌方和泥石流,现陕西宝鸡通往汉中西南方向的危化品通道通行中断,短期内无法恢复通行。"
"新华社西安7月15日电 题:“咱们村里见”——秦岭脚下诗意田园成为青年创业乐园 新华社记者陈晨、邵瑞伴着慢节奏的音乐,“瓶子花”咖啡民宿的主理人王妮娜熟练地研磨出一杯咖啡,双手为游客奉上清香。"
7月8日至13日,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多所高校的40余名学生,在陕西省西安市参加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四届“手拉手心连心,华夏同胞情”研习营。
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同样有一家类似老年幸福食堂的机构,叫“幸福互助院”。该院落每天为全村20多位老人提供两顿正餐,在退休老人李辉智的牵头下,“幸福互助院”已经运转了两年。
三夏时节,三秦大地,求新求变带来新气象:灯塔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科技感十足,满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组件的中欧班列驰而不息,搭载半导体芯片的“芯片”航班穿梭国际……从传统制造到高端“智造”,从创新引领到融通世界,从“小富即安”到领跑西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脉动日渐强劲。
近年来,陕西省旬阳市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带动乡村振兴,通过不断吸引在外创业者投资家乡,将许多较为偏僻荒凉的山村,建设成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新华社记者深入陕西富平、延安、绥德等地深入采访,看到当地通过系统性治水工程和创新性治理手段,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新华社西安6月26日电 题:城市因水而“乐”——陕西汉中城市湿地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每天清早,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宋有钧和谭定慧老两口,都会来到天汉湿地公园散步游览。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漂浮育苗、宽膜栽培、土壤改良培肥等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灌区改造等项目,有效促进当地高山蔬菜、猕猴桃等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智能农机、“链”式服务、节水抗旱——“三夏”生产观察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正值“三夏”大忙时节,“新华视点”记者在山东、河北、陕西等粮食主产区看到,今年“三夏”生产有了新变化。
"2024年4月15日正式启用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游客支付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扫码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和服务。"
夏至已过,陕西关中平原骄阳似火。车辆驶过公路两侧高低错落的麦田与柿园,海拔不断爬升的同时,绿意也从眼前伸展到远方的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