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无数青年学子怀揣满腔热血,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100年后的今天,生活在和平与繁荣环境下陕西大学生,是怎么理解青春和梦想的呢?
“青春就像一张体验券。在这个时期,我们去体验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事物。等这个有效期到期了之后,我们最后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二学生段真说。到政府见习、做义工、参加大学生艺术团……段真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者自己对青春的理解。
“我的理解青春就是我们满怀激情与梦想,努力向前奔跑的过程。”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巩倩倩说。她先后参加“改革开放再出发,青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微宣讲活动十余场,受众累计近千人。随社团寒假研修营外出深圳、香港、广州等地采访学习,向外校师生宣讲个人志愿服务活动经历,介绍学校公益团队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本科生强德平说:“我觉得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经过自己的汗水、努力、拼搏,在这张白纸上绘画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那么这张白纸就可以称之为我们的青春。”作为青年大学生,他关心时事,热爱时评,并通过撰写网络正能量文章引领青年思想,为时代发声。积极引导青年人关注时事政治,远离网贷陷阱,在国家尊严问题上扮演好角色,树立青年人的奋斗姿态。
西安交通大学2018级钱学森班学生高子龙说,青春是人这一生中最有朝气、最有活力,而且面临着无限可能性的一个阶段。而且奋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奋斗,没有梦想,我们要青春干什么?
“有梦的青春就有努力的方向,在努力的过程中会有一路的酸甜苦辣,但是成功的喜悦也会不期而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马义泽,曾在2017年到2018年,作为陕西师范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进行过一年的支教活动。期间,守望着孩子们的进步,也成就了一件令自己终身难忘的事。
“我们这个年纪就是最应该奋斗的年纪,在青春这段时间里,就要做一些等老了之后不后悔的事情。”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王玉生,正和十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做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三航(航天、航空、航海)科普公益教育服务。他们希望能够把一些比较高精尖的知识,通过模块化、普及化的处理,变成普通人和小孩都能接受的知识,希望让知识流动起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创造者。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李晓利是学校学生宣讲团的团长。她曾经在小学进行过宣讲,当小朋友围着她问,大学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这些解答能够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能够在他们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所以,宣讲这件事情也让她觉得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她说:“将来回忆起自己的青春,这也会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